中峇鲁20座战前住屋将被保留,成为我们历史遗产的一部分。
吴水和外孙蒋憬贤都是在中峇鲁长大,现在他们的住屋获得保留,自然感到高兴。
这是政府首次保留一个完整的住宅区,受保留的住屋不可以被拆除,翻修时也不可以改动外观。不过,住户可进行内部装修,只要那不影响建筑外观设计。
市区重建局前天开始陆续寄信给住户,通知他们这项决定。
获保留的住屋有779个单位,大部分是两层到五层楼高的三房和四房式住屋。它们楼下的70家商店和中峇鲁路及欧南路的36间店屋也获得保留。
四代都住中峇鲁
在中峇鲁营业40年的吴水(65岁)前天接到通知后很高兴,因为蕴藏着他大半生回忆的住宅区将不会被拆除。
吴水一家四代都住中峇鲁,父亲已经过世,孩子和孙子都在中峇鲁出世。40多年前,他买下这里的商店自己当老板。
他说:“这里的居民相处很融洽,感情很好,不像组屋区的居民那么疏离。很多老街坊搬出去之后,不习惯又再搬回来。这么好的地方,应该被保留。”
住在底层单位的周国良(40岁)则说,他再也不必担心政府会逼迁了。他说:“现在不用担心需要搬了,我从小在这里住到现在,如果要搬到政府组屋会很不习惯。”
不过,一些居民担心住屋受保留后,中峇鲁不能享受翻新的好处。佘燕卿(63岁)说:“最好是重建这个地区,分配新的单位给我们,因为这里的房子又小又热,住得很不舒服。”
然而,很多居民都不知道,这些住屋不管保留与否,都不能像政府组屋那样获得翻新或重建。英殖民政府 首批公共住屋
这批住屋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改良信托局建造,1965年后,政府把单位卖给原住户,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。因此,住屋已经不属于政府所有,“身份”等同于私人房屋。以后,屋主买卖和出租单位时跟现在一样,不会受到限制。
中峇鲁住屋是英殖民政府兴建的第一批公共住屋,它们根据当时英国新镇模式建造,设计别具一格。建筑外墙没有太多装饰,主要利用楼梯和露台等实用建设来表达美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住屋即使经历了战火,也还是相当完整地保存下来,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。
除了战前住屋,市建局也在探讨是否要保留中峇鲁的战后住屋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